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穴位按摩器全身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穴位按摩器全身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有哪些可以自己按摩并立竿见影的穴位?
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,虽然降压效果快,但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。对于高血压患者,不妨尝试按摩穴位来辅助降压。下面推荐3个具有很好的降压功效的穴位。

百会穴
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、镇肝熄风之效。现代研究表明,按摩百会穴能够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,解除小动脉痉挛,从而达到降压作用。
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,头顶正中心,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,来简易取此穴。
曲池穴
曲池穴,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,能够调畅阳明经气血运行,发挥其平肝潜阳之功效。
常用于治疗高血压、咽喉肿痛、上肢疼痛、麻木、发热、流行性感冒等。
现代研究表明,按摩曲池穴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,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产生降压作用。
取该穴位时,患者应正坐、曲肘,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即为曲池穴。
合谷穴
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,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。《医学入门》称:“合谷主中风,搏风,筋急疼痛,诸般头痛、水肿。”
按摩合谷穴能够调和气血、通经活络、行气开窍、镇静安神,对痛症、神志疾病、热证等有较好疗效。
合谷穴取穴方法:把一只手张开,将大拇指竖起来,用拇指中间的指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位置处,拇指向下一按,拇指尖点到的那一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合谷穴。
你好,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。根据你提出的问题,我就跟大家一块分享几个可以通过自己按摩就可以缓解症状,立竿见影的穴位,以供大家参考。
第一,中脘穴,在肚脐上四寸,主要调理胃胀痛,消化不良,恶心呕吐等症状,可以通过手法按摩刺激中脘穴进行调治。主要通过手掌根部由轻—重—轻的手法进行搜按,好似揉面的感觉,一般效果比较明显。
第二,足三里穴,犊鼻穴下三寸,主要调理胃肠道疾病,特别是针对于胃痛,胃痉挛,用力按压双侧足三里,缓解疼痛比较明显。
第三,风池穴,主要调理头疼头晕,耳鸣效果不错,特别是偏头痛,神经性头疼,按压风池穴,有明显酸痛感,在临床上效果不错。
第四,合谷穴,头面合谷收,比如牙痛,头痛,通过按压刺激合谷穴,效果非常好。
第五,人中穴,对于高热惊厥,中暑,昏迷,意识丧失,可以用手指用力按压人中穴,或者针刺放血,通常很快就可以恢复意识。
第六,内关穴,腕横纹上两寸,用于胸闷气短,头晕,晕厥等,一定要用力按压。
第七,膻中穴,位于两乳头中间,对于胸闷气短,急火攻心,生气后胸口疼,都可以按压或者拍打膻中穴,就可以气血通畅。
第八,太冲穴,对于肝火旺,头痛头晕,肝阳上亢,按摩刺激太冲穴效果不错。
第九,三阴交穴,内踝上三寸,按压刺激该穴位对于痛经效果不错。
第十,百会穴,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中点,按摩可以缓解头痛,失眠。
当然了,人体有好多奇效穴,经外奇穴,效果不错,在这里只说了几个常用的穴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被窝里的“懒人功夫” 治好身上慢性疾病
夏天在泳池见一年轻人背上有罐痕,但排列不对称认为选穴不准,便问在哪拔罐了有效吗?年轻人说是盲人师傅给治的,有些效果。看来“离穴不离经”之说还是有道理的。前年,我曾整理过一篇“经络穴位的刮痧自疗”初步的文字,有几个朋友索取了。但都觉得穴位不好找也选不准,操作太难。而且天冷衣服穿的多,也不方便。今天我再推介个更简单的懒人功夫,睡觉时即可自疗。具体操作是:
一是,在床上向左侧卧屈膝,重点要活动脚踝部位,先活动右脚; 二是,曲捲脚趾绷紧脚背上的筋,慢慢向下使劲伸展,拉伸小腿上的肌腱; 三是,再伸展脚趾向上勾起,绷紧脚后跟的大筋,慢慢使劲让脚尖向上勾跷。就这样反复下伸和上勾,每次30一5O下。然后向右侧卧再活动左脚,交替进行。
主要功效是:强筋骨、活血脉、健脾胃、滋肾阴、好睡眠、益肝肾、消炎止痛等。
用中医经络学说看,人脚上分别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。是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。脚趾头上还有这六条经脉的井穴,促使气血的交换流注“主心下满”。脚踝上从内踝到外踝划一连线,就有这些经络的不少重要穴位。肾经有太溪、照海、脾经有公孙、商丘、肝经有中封、胃经有解溪、冲阳、胆经有足临溪、膀胱经有申脉、昆仑穴等。这些不需要记下,知道就行了。通过上面介绍的功夫,可以激活这些穴位。特别是通过拉伸腿上的肌腱,同时也剌激了丰隆穴、足三里穴、阳陵泉穴、阴陵泉穴和小腿肚上的飞扬穴、承山穴。这些穴位的治疗作用都不可小看。功法从简,难免令人怀疑。但可咨询一下针灸大夫,治病一次两次都难见效,关键是要坚持。
这功夫特别适合中老年人,睡前做,被窝里也能做,夜里醒来正好做,因为三焦经、胆经、肝经在晚上是血脉最旺的时段。传你一个功,我积一份德。你若是康复了,功德便园满了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穴位按摩器全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穴位按摩器全身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